DNS劫持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攻击者通过篡改DNS解析结果,将用户引导至恶意网站而非其原本想要访问的目标网站,以下是关于DNS劫持的原理、常见手法及防御措施的详细说明:
1、DNS的作用
DNS(域名系统)将人类可读的域名(如www.example.com
)转换为机器可读的IP地址(如192.0.2.1
),当你在浏览器输入网址时,设备会向DNS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
2、劫持的核心
攻击者在DNS查询的某个环节篡改响应结果,使用户被重定向到攻击者控制的恶意服务器(如钓鱼网站或广告页面)。
原理:修改用户设备的hosts
文件或DNS设置。
操作:
- Windows 的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文件添加恶意条目(如恶意IP www.taobao.com
)。
- 路由器DNS被恶意软件篡改(如改为攻击者控制的DNS服务器)。
防御:定期扫描恶意软件,检查hosts
文件,使用可靠的路由器密码。
原理:攻击者在用户与DNS服务器之间拦截并篡改通信。
场景:公共Wi-Fi中,攻击者伪造DNS响应包,将www.bank.com
指向钓鱼网站IP。
防御:使用VPN或加密的DNS(如DNS-over-HTTPS/DoH)。
原理:利用路由器弱密码或固件漏洞,登录管理后台修改DNS设置。
案例:将路由器DNS改为攻击者的恶意DNS服务器(如185.228.168.9
)。
防御:更新路由器固件,使用强密码,关闭远程管理功能。
原理:运营商或公共DNS服务商主动劫持(如广告注入或审查)。
示例:访问不存在的域名时,运营商返回广告页面而非错误提示。
应对:更换可信的DNS服务商(如Cloudflare1.1.1.1
或 Google8.8.8.8
)。
5. DNS缓存投毒(Cache Poisoning)
原理:攻击者向DNS服务器注入虚假记录,污染其缓存。
影响:所有查询该服务器的用户均被重定向。
防护:DNS服务器需启用DNSSEC(域名系统安全扩展)。
原理:木马或病毒修改系统DNS设置或安装恶意DNS代理。
行为:设备自动将DNS请求转发至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
清除:使用杀毒软件(如Malwarebytes)全盘扫描。
1、对比DNS响应
- 使用nslookup
或dig
查询同一域名:
nslookup www.example.com 8.8.8.8 # 使用Google DNS nslookup www.example.com # 使用本地DNS
- 若结果不一致,本地可能被劫持。
2、检查路由器DNS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通常为192.168.1.1
),确认DNS服务器地址是否被篡改。
3、HTTPS证书验证
访问银行等网站时,若浏览器提示“证书错误”,可能是重定向到了钓鱼网站。
1、使用加密DNS
- 开启DNS-over-HTTPS (DoH) 或 DNS-over-TLS (DoT),防止监听和篡改。
*(如Firefox设置:网络设置 → 启用基于HTTPS的DNS
)
2、定期检查网络设备
- 更新路由器固件,禁用WPS,使用WPA3加密。
- 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避免使用admin/password
)。
3、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
- 使用杀毒软件(如Bitdefender、Kaspersky)并定期扫描。
4、手动配置可信DNS
- 将设备或路由器DNS设为:
- Cloudflare:1.1.1.1
和1.0.0.1
- Google:8.8.8.8
和8.8.4.4
- 国内可选:阿里云223.5.5.5
或 腾讯云119.29.29.29
。
5、启用DNSSEC
- 在支持DNSSEC的域名注册商处配置,确保DNS响应未被篡改。
DNS劫持属于违法行为,在多数国家/地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网络安全法》)。
- 本文仅用于技术认知与防御,请勿用于非法用途。
通过以上措施,可显著降低DNS劫持风险,关键点在于:加密DNS查询 + 设备安全加固 + 警惕异常网络行为,遇到可疑重定向时,立即断开网络并排查。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dns/12749.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