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专网(专用网络)的 DNS 需要根据你专网的具体架构、规模和需求来规划,核心目标是确保专网内部的域名能够高效、安全地被解析,同时控制或限制对外部公共 DNS 的访问。
以下是设置专网 DNS 的关键步骤和考虑因素:
🧠 核心原则
1、内部域名解析优先: 专网内部的主机名和域名(如server1.intra.corp
,printer.engineering.local
)必须由专网内部的 DNS 服务器解析,不能泄露到公共互联网。
2、安全隔离: 严格控制 DNS 流量,确保专网内部 DNS 查询不直接暴露给不可信的外部网络(如公共互联网),反之亦然(除非明确需要)。
3、可用性与性能: 确保 DNS 服务的高可用性(通常需要部署多个 DNS 服务器)和足够的性能以满足专网需求。
4、管理与策略: 能够实施特定的 DNS 策略(如访问控制、日志记录、过滤)。
🛠 设置步骤与配置要点
内部域名空间: 定义一个或多个专用于内部网络的域名(例如.internal
,.local
,.corp
,.lan
或使用你拥有的公共域名的子域如intra.yourcompany.com
)。强烈建议不要使用.local
,因为它已被 mDNS/Bonjour 协议占用,可能导致冲突,使用.internal
或公司拥有的公共域名的子域是更好的选择。
DNS 服务器数量与位置:
* 至少部署两台 DNS 服务器以实现冗余和高可用性,它们应该位于网络的不同位置或物理节点上。
* 服务器应放置在网络核心或关键汇聚点,确保低延迟访问。
* 考虑分支机构是否需要本地 DNS 服务器(用于本地解析和缓存)还是通过 VPN 集中访问中心 DNS 服务器。
DNS 服务器角色:
主 DNS 服务器: 承载内部域名的权威区域文件,允许区域传输。
辅助 DNS 服务器: 从主服务器同步区域文件,提供冗余和负载分担。
仅缓存 DNS 服务器: 通常部署在分支机构,不承载权威区域,仅为本地客户端提供缓存和转发功能。
外部解析策略:
条件转发: 内部 DNS 服务器配置为对于内部域名直接解析;对于特定外部域名(如合作伙伴域)转发给指定的外部 DNS 服务器(可能通过防火墙严格控制);对于其他所有外部域名,转发给一组受控的上游 DNS 服务器(如公司指定的公共 DNS 解析器、ISP DNS 或云 DNS 如8.8.8.8
/8.8.4.4
)。
根提示: 内部 DNS 服务器配置根提示,使其能自行递归查询任何外部域名(不常用在严格专网,因为缺乏控制)。
仅内部: 如果专网是完全隔离的(无任何互联网出口),则 DNS 服务器只配置内部区域,不配置任何外部转发或根提示。
🔧 2. 部署和配置 DNS 服务器软件
选择软件:
Windows Server DNS: 非常适合基于 Active Directory 的专网环境,集成度高,管理方便。
BIND: 最广泛使用的开源 DNS 服务器,功能强大灵活,跨平台。
Unbound: 现代、安全、高性能的开源递归/缓存 DNS 解析器,常用于缓存和转发角色。
dnsmasq: 轻量级,集成了 DNS、DHCP、TFTP 功能,常用于小型网络或嵌入式环境。
CoreDNS: 云原生、插件化的 DNS 服务器,灵活性高。
配置关键项 (以 BIND 和 Windows DNS 为例):
创建正向查找区域: 为你规划的每个内部域名创建一个主要区域(Primary Zone)。
创建反向查找区域: 为专网使用的 IP 地址段创建反向查找区域(如10.0.0.0/8
的反向区域0.0.10.in-addr.arpa
)。
添加资源记录:
A
/AAAA
: 主机名到 IPv4/IPv6 地址。
CNAME
: 别名记录。
MX
: 邮件交换记录(如果内部有邮件服务器)。
SRV
: 服务定位记录(常用于 AD、LDAP、SIP 等服务发现)。
PTR
: 反向查找记录(在反向区域中)。
配置区域传输: 在主服务器上设置允许哪些辅助服务器进行区域传输(AXFR/IXFR)。务必限制只允许可信的辅助服务器IP! 使用 TSIG 密钥进行安全传输更佳。
配置转发器:
Windows DNS: 在服务器属性 -> 转发器中设置上游 DNS 服务器地址,可以设置条件转发器(针对特定域名)。
BIND: 在named.conf
文件中使用forwarders { ip_address; ip_address; };
语句,可以在options
部分设置全局转发,也可以在zone
部分为特定区域设置条件转发。
配置根提示 (如果不用转发器): 确保named.ca
或根提示列表是最新的。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
Windows DNS: 通过防火墙或 DNS 服务器属性中的接口绑定限制查询源 IP。
BIND: 在named.conf
中使用allow-query
,allow-recursion
,allow-transfer
等 ACL 指令严格控制哪些客户端/IP 段可以查询、递归查询或发起区域传输。
启用日志: 配置详细的查询日志、错误日志等,用于审计和故障排除。
安全加固:
* 使用非 root 用户运行 BIND。
* 禁用版本信息暴露。
* 配置 DNSSEC(如果区域需要签名和验证)。
* 及时更新软件。
DHCP 分配: 最常用和推荐的方式,在专网的 DHCP 服务器上配置作用域选项,将内部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通常是主和辅)作为首要和次要 DNS 服务器分发给客户端。不要分发公共 DNS 服务器地址给专网客户端,除非有特殊需求且经过安全评估。
手动配置: 对于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静态 IP 地址的设备,手动将其网络接口的 DNS 服务器设置为内部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操作系统特定设置:
Windows:控制面板
->网络和共享中心
->更改适配器设置
-> 右键网卡 ->属性
->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
->属性
-> 选择使用下面的 DNS 服务器地址
。
Linux: 编辑/etc/resolv.conf
(注意可能被网络管理器覆盖) 或在网络管理器 GUI 中设置,更持久的方法是编辑/etc/netplan/*.yaml
(Ubuntu) 或/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RHEL/CentOS) 等配置文件。
macOS:系统偏好设置
->网络
-> 选择网络接口 ->高级
->DNS
标签页。
* 在客户端使用nslookup
(Windows/Linux/macOS) 或dig
(Linux/macOS) 命令测试内部域名解析。
nslookup server1.intra.corp
dig server1.intra.corp
测试外部域名解析(如果专网允许)
nslookup www.example.com
dig www.example.com
测试反向解析
nslookup 10.0.0.100
dig -x 10.0.0.100
* 检查 DNS 服务器日志,确认查询是否按预期处理(内部解析、转发、递归查询)。
验证高可用性模拟一台 DNS 服务器宕机,客户端是否还能正常解析(应能自动使用另一台)。
在 DNS 服务器本身和网络防火墙上配置严格的规则
入站:
* 仅允许专网内客户端所在网段的 IP 地址向 DNS 服务器发起 UDP/TCP 53 端口的查询请求。
* 仅允许辅助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向主 DNS 服务器发起 TCP 53 端口的区域传输请求(AXFR/IXFR)。
出站:
* 仅允许 DNS 服务器向配置的转发器 IP 或根服务器/顶级域服务器 IP 发起 UDP/TCP 53 端口的查询请求(如果使用递归)。
* 如果使用转发器,确保防火墙允许 DNS 服务器访问这些转发器的 IP 和端口 53。
阻断所有其他不必要的入站/出站 DNS 流量。
🚩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DNS 污染/泄漏: 错误的配置可能导致内部域名查询被发送到公共 DNS,造成信息泄露或解析失败;或者公共域名查询被发送到内部 DNS 服务器导致解析失败,仔细配置转发和 ACL 至关重要。
转发器选择: 选择可靠、低延迟的上游 DNS,公司可能有指定的安全 DNS 服务(如思科 Umbrella, Cloudflare Gateway, Zscaler),避免让内部 DNS 直接查询不受控的公共 DNS,除非有明确策略。
.local
问题: 如前所述,避免使用.local
作为内部域名。
时间同步: 如果使用 AD 集成 DNS 或需要 DNSSEC,确保所有服务器时间高度同步(使用 NTP)。
IPv6: 如果专网部署了 IPv6,确保 DNS 服务器支持并配置了AAAA
记录和 IPv6 反向区域。
动态更新: 在 AD 环境中通常启用安全动态更新,在纯 DNS 环境中,谨慎考虑是否启用动态更新以及如何控制(如通过 DHCP 服务器更新)。
文档: 详细记录 DNS 区域结构、服务器 IP、配置设置、ACL 规则、转发策略等。
📌 总结
专网 DNS 设置的核心在于规划内部域名空间、部署冗余的内部权威 DNS 服务器、严格控制客户端只能使用这些内部 DNS 服务器、并通过转发器或严格策略安全地处理外部查询,结合防火墙规则和安全配置,确保 DNS 服务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是专网基础架构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
在开始配置前,务必绘制网络拓扑图并明确DNS流量路径,这能帮你规避很多潜在问题。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专网环境描述(如是否使用 AD,网络规模,有无互联网出口等),我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dns/1334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