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咱们今天来聊聊抖音直播间的那些事儿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总能在评论区看到"上榜人气购买"、"直播间挂机器人"之类的广告?先别急着心动啊,这玩意儿到底是咋回事?真能帮新手主播起飞吗?我有个老铁上个月就栽在这上头了,现在还在跟平台申诉呢...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直播间人气到底能不能买?(敲黑板)这事儿就跟网购似的,确实能下单,但收到的是真货还是假货就不好说了,市面上那些号称"包上榜"的服务商,其实分两种路子:一种是真人水军,另一种就是纯机器人,真人水军还好理解,就是雇人蹲直播间刷存在感;机器人就更简单了,直接上程序模拟用户行为。
不过这里有个大坑!(突然提高声调)你知道现在抖音的风控系统有多智能吗?它能把用户行为拆解成200多个维度来分析,举个栗子,正常用户进直播间会先看看画面,再点开主页,可能还会划走又划回来,但机器人呢?要么直勾勾盯着屏幕不动,要么疯狂刷屏,这种异常行为分分钟就被逮住。
那挂100个机器人到底有啥用?(托腮思考状)这么说吧,就像往火锅里兑白开水——看着汤多了,味道可淡了,我认识个做服装的主播,刚开始咬牙买了500个机器人,结果第二天直播间确实显示300人在线,但真实观众一看这虚假人气,反而觉得不靠谱,转化率跌得比股票还惨。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突然转折),比如搞秒杀活动需要冲热度,或者刚开播暖场的时候,但这里要划重点!必须控制机器人和真实用户的比例,建议别超过1:5,就像调鸡尾酒,基酒太多会醉人,果汁太多又没劲。
现在问题来了,平台发现会怎样?(掰手指头数)轻则限流降权,重则直接封号,去年双十一期间,有个美妆账号就因为刷量被封禁30天,等解封出来,粉丝都跑得差不多了,更惨的是被标记为"异常账号",以后发啥内容都难上推荐页。
但你说完全不能碰这些灰产?(挠头)倒也不是,关键要看怎么用,见过个机灵的主播,他家的运营团队会真人操作机器人账号,每个账号都养了半个月以上,刷礼物都是小额多次,不过这种高端玩法,没点技术团队真玩不转。
新手小白该咋办呢?(拍大腿)别老想着走捷径啊朋友们!抖音最近出了个创作者服务中心,里面有个"实时流量诊断"功能特别好用,它会告诉你直播间哪个环节掉链子了——是话术不行?还是货品没吸引力?或者是互动太差?
再教你们个野路子(压低声音),去找同类目的小主播互帮互助,比如你是教做菜的,可以找教烘焙的主播连麦,互相导流,这样来的都是精准粉丝,比机器人实在多了,上次看俩钓鱼主播这么玩,当场涨了800多活粉。
(突然想到什么)对了!你们知道抖音有个"同城热门"的流量池吗?这个特别适合新人突围,有个卖水果的小哥,每天下午就在批发市场直播卸货,背景音是"咚咚咚"的搬箱子声,结果就因为场景真实,三个月做到同城水果类目前三,你看,这比买机器人划算多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叹气),现在做直播确实难,我表妹刚开始做的时候,连续7天直播间不超过10个人,后来她发现个诀窍:把直播预告做成短视频,提前1小时发,带上#直播预告的话题标签,就这么个小改动,第二场直播就来了200多个真人观众。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严肃脸),见过太多人把直播间当成魔术表演,总想找"一飞冲天"的秘籍,但现实是,那些月销千万的大主播,哪个不是从冷启动熬过来的?有个数据你们可能不知道:抖音日均开播账号有950万个,但能稳定在百人在线的不到3%,所以啊,与其琢磨歪门邪道,不如好好打磨内容,毕竟,算法再聪明,也干不过真实的人情味儿。
(突然笑出声)想起个趣事,去年有个大爷直播写毛笔字,因为太专注忘了说话,结果因为画面太治愈,硬是上了热搜,你看,这年头做直播,真诚才是必杀技,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段,终究是镜花水月,咱们普通人做直播,就当跟朋友唠嗑,指不定哪天就唠出个未来呢?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hlwzx/2293.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