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网络通信的核心。
简单直接的回答是:“Hello”本身并不负责连接服务器,它通常是在连接建立后发送的第一条数据,用于打招呼、发起认证或验证通信是否正常。
下面我将从几个层面详细解释为什么你会看到“hello”(或类似词语)出现在连接服务器的过程中。
在发送任何“hello”之前,真正的“连接”过程是通过一套称为TCP/IP 三次握手 的底层协议完成的,这个过程完全是二进制的、自动的,不需要任何人类可读的字符:
1、客户端(你的程序) 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
(同步)数据包。
2、服务器 收到后,回复一个SYN-ACK
(同步-确认)数据包。
3、客户端 再回复一个ACK
(确认)数据包。
至此,TCP连接就正式建立了,这个过程就像打电话:
- 你拨号(发送SYN)
- 对方接起电话说“喂?”(发送SYN-ACK)
- 你说“嗨,是我!”(发送ACK)
现在连接通了,接下来你们才开始真正的对话(发送“hello”或别的数据)。
“hello”是在电话接通*之后*说的第一句话,而不是接通电话本身的操作。
2. 为什么需要“Hello”?—— 应用层协议
TCP连接建立后,只是打通了一条传输数据的通道,接下来要做什么,需要由应用层协议来规定,这就是“hello”出现的地方。
许多协议都设计了一个初始的“握手”或“问候”消息,其目的包括:
验证协议本身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同一个协议)。
* SMTP(邮件协议)客户端连接后,服务器会首先发送一条包含其域名和欢迎信息的消息。
身份验证许多协议需要先登录,发送“hello”可能伴随着用户名和密码。
测试连接快速确认连接是活跃且稳定的,数据可以正常收发。
初始化会话为接下来的通信设置一些参数。
HTTP/HTTPS虽然不直接说“hello”,但客户端发送的GET / HTTP/1.1
请求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候,服务器则会用HTTP/1.1 200 OK
来回应。
SMTP(发送邮件)连接成功后,服务器会先说:220 mail.example.com ESMTP Postfix
,然后客户端会回复:HELO mycomputer.example.com
。
IRC(聊天协议)客户端连接后,需要立即发送USER
和NICK
命令来注册身份,这相当于说“hello,我是xxx”。
WebSocket为了建立WebSocket连接,客户端会发送一个特殊的HTTP升级请求,其中包含一个密钥,服务器接受后,连接才从普通HTTP升级为WebSocket,这个握手过程非常关键。
自定义协议在很多自己编写的服务器-客户端程序中,开发者常常会定义第一条消息为“hello”或“auth”等,作为一种简单的协议起始标志。这很可能就是你看到“hello连接服务器”的场景——一个自定义的通信规则。
假设你用Python写了一个简单的TCP客户端:
import socket 1. 创建Socket(这还不是连接) client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2. 真正连接服务器(这里发生了TCP三次握手)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12345) client_socket.connect(server_address) # <--- 连接在这里建立 3. 连接建立后,发送第一条问候消息 message = "Hello, Server!" client_socket.sendall(message.encode()) ... 接收和处理服务器的回复 ... client_socket.close()
在这个例子中,connect()
方法完成了底层的网络连接,之后的sendall()
才发送了“Hello”字符串。
步骤 | 做什么 | 相当于 |
1. TCP三次握手 | 底层系统自动完成的二进制过程 | 拨号并接通电话 |
2. 发送“Hello” | 应用层协议规定的第一条消息 | 接通后说“喂,你好?” |
目的 | 验证协议、身份认证、初始化会话 | 开始有效的对话 |
当你看到“hello连接服务器”时,正确的理解是:程序先通过底层系统调用完成了真正的连接,然后作为应用协议的第一步,发送了一条“hello”消息来开始正式的通信。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14448.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