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中,/usr目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并非“用户目录”的缩写(很多人误以为对应User),而是Unix System Resources的简称,存放着系统运行所需的核心资源,理解这个目录的结构,对服务器运维、软件管理以及故障排查都有重要意义。
1、/usr/bin
这是普通用户最常接触的目录,包含所有用户均可使用的命令,例如ls
、grep
、python
等基础工具都存储于此,与/bin
不同,/usr/bin
中的命令通常不涉及系统启动阶段的关键程序。
2、/usr/sbin
存放需要管理员权限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iptables
(防火墙配置)、useradd
(用户管理)等,普通用户默认无权执行这些命令。
3、/usr/lib
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依赖的共享库文件集中于此,例如Python的标准库、C语言的.so
动态链接库等,部分软件包会在此目录下创建子目录存放专属库文件。
4、/usr/include
C/C++程序开发所需的头文件存放位置,例如编译程序时引用的stdio.h
、stdlib.h
等标准头文件均可在此找到。
5、/usr/share
这是一个平台无关的数据共享目录,包含文档、字体、图标、时区数据等。
/usr/share/man
:系统手册页(Manual Pages)
/usr/share/doc
:软件包附带的说明文档
/usr/share/zoneinfo
:时区配置文件
6、/usr/local
用于存放用户手动编译安装的软件,与系统包管理器安装的软件隔离,这是遵循Linux文件系统层次标准(FHS)的最佳实践——避免污染系统默认目录结构。
7、/usr/src
通常存放内核源代码或某些软件的源码包,例如通过apt
安装的Linux内核源码会默认放置于此。
稳定性依赖:/usr下的内容多由系统包管理器(如apt、yum)维护,手动删除或修改可能导致软件依赖链断裂。
权限风险:部分子目录(如/usr/lib)需要严格的权限控制,错误的权限设置可能引发安全漏洞。
空间占用:/usr目录通常占用较大磁盘空间,建议单独挂载分区,避免与根目录(/)共用导致空间耗尽影响系统运行。
1、定期清理旧内核
通过apt autoremove
或yum autoremove
删除旧版本内核,释放/usr/src
和/boot
空间。
2、慎用手动编译安装
优先使用包管理器安装软件,如需手动编译,务必指定安装路径为/usr/local
。
3、监控磁盘使用
使用df -h /usr
命令监控分区状态,配合ncdu /usr
工具分析大文件分布。
作为服务器管理员,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对/usr目录的每一次操作都应明确目的,理解其结构不仅是为了应对故障,更是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服务器环境,如果你发现某个应用频繁写入了大量数据到/usr目录,这可能意味着配置存在优化空间——毕竟,优秀的系统设计应当遵循“各司其职”的目录规范。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6579.html
评论
戏慕山
回复在Linux服务器中,usr目录通常包含多个文件夹,主要的子目冃包括bin(存放用户可执行文件)、sbin、lib和local等。/etc用于存储系统配置文件,home(或用户的家)则保存每个普通用户和系统的个人设置和数据信息。opt是可选应用程序的默认安装位置,src(源代码库),包含了程序的原始代码等等其他重要文件和程序包也在此目录中储存和管理数据和信息内容不同用途各异但都是系统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成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