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服务器模块是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和网络通信的核心硬件设备,主要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反向转换),通过光纤实现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它通常由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电转换芯片以及接口组件构成,外观多为小型可插拔模块(如SFP、QSFP等),与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兼容。
1、光发射组件(TOSA)
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核心部件是激光二极管(LD),根据传输距离不同,选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如850nm多模短距、1310nm/1550nm单模长距)。
2、光接收组件(ROSA)
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核心是光电二极管(PD),对光灵敏度要求极高。
3、控制电路与芯片
驱动激光器、调节光功率、监控模块状态(如温度、电压),部分高端模块支持DDM(数字诊断监控)功能。
1、信号转换流程
服务器电信号 → 模块内驱动电路 → 激光器发射光信号 → 光纤传输 → 接收端光电转换 → 输出电信号至目标设备。
2、传输速率与协议
主流速率包括1G/10G/25G/100G,支持以太网、光纤通道(FC)、InfiniBand等协议,100G QSFP28模块常用于超算中心和云计算环境。
高速率低延迟:单模光纤传输速率可达400Gbps,延迟低于0.1微秒,适合高频交易、实时数据处理。
抗干扰性强: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适合复杂工业环境。
长距离传输:单模模块传输距离可达80-120公里(配合中继设备),远超铜缆的百米限制。
节能与散热:功耗仅为传统铜缆方案的30%-50%,降低数据中心PUE值。
灵活扩展:热插拔设计支持按需升级,兼容多品牌设备。
1、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推荐使用100G/400G多模模块(如OM4光纤),适用于机柜间短距离高密度连接。
2、城域网与骨干网
单模模块(如CWDM/DWDM)支持波分复用技术,可大幅提升光纤利用率。
3、企业网络与安防监控
10G SFP+模块性价比高,满足视频流传输和存储需求。
个人观点
当前,光纤服务器模块正朝着更高密度(如800G OSFP)、更低功耗(硅光技术)和智能化(AI调优)方向发展,对于企业用户而言,选型时需平衡成本与未来扩展性,优先选择支持开放标准的模块,避免被单一厂商绑定,而对于中小型站长,建议从主流品牌(如华为、思科、Finisar)采购二手或兼容模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8542.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