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云主机风险评估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框架,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扫描一下,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可操作的云主机风险评估指南。
核心思想转变:从“网络边界”到“身份与数据”
传统风险评估关注网络边界,而云上风险评估的核心是:
1、共享责任模型:理解云厂商负责云的安全(基础设施),您负责云中的安全(配置、数据、身份)。
2、身份是新的边界:在云中,对服务和资源的访问控制主要通过身份和访问管理(IAM)来实现,其重要性远超传统防火墙。
3、配置即安全:绝大部分云安全事件都源于错误配置,而非底层基础设施漏洞。
在开始之前,必须清楚你要评估什么。
1、资产清点:
列出所有云主机资产包括实例ID、名称、所在区域(Region)、可用区(AZ)、所属VPC、IP地址(公网/私网)、操作系统等。
自动化工具使用云厂商的配置中心(如 AWS Config, Azure Resource Graph, Google Cloud Asset Inventory)或第三方CSPM工具自动发现和盘点资产,避免遗漏。
2、业务关联:
明确每台云主机承载的业务(如官网Web服务器、数据库从库、内部应用API)。
识别业务的重要等级(如核心、重要、一般)和数据敏感度(如:公开、内部、机密、受限)。
3、划定范围:
* 确定本次评估是针对某个业务系统、某个部门还是整个云环境。
从多个维度识别云主机存在的风险点。
风险维度 | 评估要点 | 检查方法/工具示例 |
1. 身份与访问管理(IAM) | 是否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检查 attached 的 IAM 角色是否授予了过多权限。 是否使用了硬编码的访问密钥(Access Key)? 是否启用了多因素认证(MFA)? 特别是对管理员账户。 是否有不必要的匿名或公开访问? | 手动检查:审查IAM策略。 自动化工具:AWS IAM Access Analyzer, Azure AD Privileged Identity Management (PIM), 云安全中心(CSPM)。 |
2.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组(Security Group)是否过于宽松? 如允许0.0.0.0/0到所有端口。 云主机是否暴露在公网? 是否必要? 非必要端口是否开放? (如SSH 22, RDP 3389 是否对公网开放)。 是否位于正确的子网?(公有子网/私有子网)。 VPC流日志是否开启? 用于异常流量监控。 | 手动检查:查看安全组、ACL、路由表规则。 自动化工具:云厂商的VPC控制台、安全中心、第三方漏洞扫描器。 |
3. 实例安全配置 | 操作系统漏洞:系统与软件是否存在已知漏洞? 是否需要加密? 数据盘和快照是否加密? 仅安装必要的软件和服务,减少攻击面。 安全加固:是否遵循CIS(互联网安全中心)基准进行加固?(如密码策略、不必要的服务等)。 | 漏洞扫描工具:Qualys, Nessus, OpenVAS, 或云厂商自带的漏洞扫描服务(如 AWS Inspector, Azure Defender)。 配置审计工具:AWS Systems Manager, Azure Automation, 或CIS基准扫描工具。 |
4. 数据安全 | 云主机上是否存储了敏感数据?(如数据库密码、API密钥、客户信息)。 敏感数据是否被加密?(静态加密和传输加密)。 备份策略是否健全? 备份是否加密且可恢复? | 手动审计:检查应用程序配置文件、日志文件。 数据扫描工具:云厂商或第三方的数据丢失防护(DLP)工具。 |
5. 日志与监控 | 是否开启了关键日志?(如操作系统日志、访问日志、云监控日志)。 是否有告警机制?(如对异常登录、CPU暴增、异常外连流量进行告警)。 日志是否集中管理且保留足够时长? | 检查云监控服务:AWS CloudTrail + CloudWatch, Azure Monitor + Activity Log, Google Cloud Operations Suite。 |
不是所有风险都需要立即处理,需要优先处理高风险项目。
1、评估可能性(Likelihood):漏洞被利用的难易程度、暴露面大小。
2、评估影响(Impact):如果被利用,对业务 confidentiality(机密性), integrity(完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 的影响有多大。
3、风险矩阵:使用一个风险矩阵(如 5x5 矩阵)对每个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级(高、中、低)。
高危公网暴露 + 高危漏洞 + 存储核心数据,必须立即处理。
中危内网暴露 + 中危漏洞,制定计划修复。
低危配置轻微不符合最佳实践,酌情处理。
1、制定处置计划:
补救(Remediate)修复漏洞、修改错误配置(首选)。
缓解(Mitigate)如果无法立即修复,采取临时措施降低风险(如通过WAF限制访问)。
接受(Accept)对于低风险且修复成本过高的项目,经管理层批准后接受风险。
转移(Transfer)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
2、生成风险评估报告:
执行摘要概述整体风险状况、主要发现和高风险项。
评估范围和方法写明评估了哪些主机、使用了哪些工具。
详细发现列出所有风险项,包括描述、风险等级、证据(截图)、整改建议。
附录包含工具扫描的原始报告(如Nessus报告)。
云原生工具(首选)
AWS: AWS Security Hub, AWS Inspector, AWS Config, IAM Access Analyzer, GuardDuty.
Azure: Microsoft Defender for Cloud, Azure Policy, Sentinel.
GCP: Google Cloud Security Command Center (SCC), Web Security Scanner.
第三方专业工具
CSPM(云安全态势管理): Palo Alto Prisma Cloud, Wiz, Lacework, Check Point CloudGuard。这是做云主机风险评估最有效的工具,能自动持续地检查配置错误。
CWPP(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Trend Micro Cloud One, CrowdStrike,侧重于主机内部的安全(漏洞、恶意软件、行为监控)。
漏洞扫描器: Tenable.io, Qualys VMDR, Rapid7 InsightVM。
1、自动化与持续化:云环境是动态变化的,风险评估不应是一次性的项目,应集成到CI/CD流程中,实现持续监控和合规检查。
2、左移(Shift Left):在开发阶段就引入安全要求,在云主机镜像构建时就进行安全加固(制作“黄金镜像”),而不是等上线后再修补。
3、关注供应链安全:评估所使用的第三方软件、库和镜像的风险。
4、权限最小化:这是防止横向移动和减小爆炸半径的最有效手段。
5、定期演练:定期进行红蓝对抗或灾难恢复演练,检验你的安全措施是否有效。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四步法,结合自动化工具和最佳实践,您就可以全面、高效地做好云主机的风险评估工作。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zj/15408.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