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服务器怎么登录的?

你好!登录小游戏服务器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但背后有不同技术实现的过程,由于“小游戏”涵盖的范围很广(微信小游戏、网页H5游戏、独立游戏服务器等),登录方式也各不相同。

我将从最常见的几种情况为你详细解释:

情况一:微信/抖音等平台内的小游戏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小游戏形式,它们的登录流程高度依赖平台提供的API,用户感知到的登录过程非常简单,但后台非常复杂

用户看到的流程:

1、 打开小游戏。

2、 游戏界面弹出“正在获取用户信息”或“请登录”的提示。

3、可能会弹出一个窗口,请求获取你的公开信息(昵称、头像),你点击“允许”。

4、 登录完成,进入游戏。

后台实际发生的复杂流程:

1、启动游戏:你点击小游戏图标,平台(如微信)的应用框架会启动游戏。

2、获取临时凭证:游戏代码调用wx.login() 等平台API,从微信后台获取一个有时效性的code

3、发送凭证到游戏服务器:游戏客户端将这个code 发送给游戏开发者自己的服务器

4、验证凭证:游戏服务器收到code 后,带着自己的AppSecret 等身份证明,去微信的官方服务器验证这个code 是否有效。

5、换取唯一标识:验证成功后,微信服务器会返回一个OpenIdSessionKey

OpenId是你在该小游戏中的唯一用户ID(同一个微信用户在不同小游戏中的OpenId不同)。

SessionKey是本次会话的密钥,用于后续敏感操作(如获取手机号)和解密数据。

6、创建游戏会话:游戏服务器会生成一个自己的自定义登录状态令牌(Token),并将OpenId 和这个Token 关联起来,存储在服务器(如数据库或缓存)中。

7、返回Token给客户端:游戏服务器将这个自定的Token 返回给小游戏客户端。

8、本地存储Token:小游戏客户端将Token 存储在本地(如LocalStorage)。

9、登录成功:此后,客户端在请求游戏服务器(如获取分数、抽奖)时,都会在请求头中带上这个Token,服务器通过验证Token 来确认你的身份,而无需再次询问微信。

平台提供身份验证,游戏服务器建立自己的会话体系。

情况二:网页H5小游戏

这类游戏通常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登录方式更像传统网站。

1、账号密码登录

* 游戏界面提供“用户名/邮箱”和“密码”输入框。

* 你输入信息点击登录后,客户端直接将密码(通常是加密后)发送到游戏服务器。

* 服务器验证账号密码是否正确,正确则返回一个Token(或传统的Session Cookie),后续请求都凭此Token 认证身份。

2、第三方快捷登录

* 游戏会提供“使用QQ登录”、“使用微博登录”、“使用Google登录”等按钮。

* 点击后,会跳转到对应平台的授权页面。

* 你在该页面输入QQ账号密码(信息是发给QQ的,游戏开发者拿不到),授权后,平台会引导浏览器跳转回游戏页面,并附带一个code

* 游戏服务器用这个code 去第三方平台换取你的OpenId,从而完成登录,后续流程与微信小游戏类似。

情况三:PC或主机上的独立联机小游戏

这类游戏通常需要你先启动游戏客户端(如Steam上的游戏)。

1、通过游戏平台登录:你需要登录游戏运行平台,Steam、Epic Games、Xbox Live 或 PlayStation Network。

2、启动游戏:从平台启动游戏。

3、自动认证:游戏启动后,它在后台会自动与平台的服务器通信,验证你的平台账户是否有效,这就是为什么Steam游戏通常不需要你再输入一遍账号密码。

4、连接游戏服务器:验证通过后,游戏平台会告诉游戏服务器“这是一个合法用户”,然后游戏客户端就可以直接连接到游戏的多人服务器进行游玩了。

5、游客模式:一些游戏也提供“游客模式”,可能会在本地生成一个随机ID,但你的数据通常无法同步到其他设备。

游戏类型 主要登录方式 核心凭证 特点
平台内小游戏 (微信/抖音) 平台API授权Code ->OpenId -> 自定义Token 流程对用户极简,后台复杂,安全依赖大平台
网页H5小游戏 账号密码/第三方登录 用户名密码 / 第三方Code ->Token 类似传统网站,方式多样
独立联机游戏 游戏平台账户 (Steam等) 平台身份凭证 登录与发行平台深度绑定

如果你无法登录,通常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1、检查网络连接

2、更新平台App(如微信、抖音到最新版)。

3、检查权限:是否点击了“拒绝”授予游戏权限,可以去平台设置里管理。

4、清除缓存:在游戏设置或平台管理中找到“清空缓存”或“重新授权”。

5、重启游戏或手机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你理解小游戏的登录过程!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fwq/15102.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