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服务器当硬盘用呢?

当然可以!把服务器当硬盘用,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强大的应用,通常被称为“网络附加存储”“网络驱动器”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通过网络共享出来,让你在本地电脑上像访问自己硬盘一样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

这里有几种主流的实现方式,从简单到复杂排列:

方法一:使用文件共享协议(最常用、最简单)

这种方法适合文件存储、备份、媒体库等日常应用。

1. SMB/CIFS 协议(Windows 环境首选)

这是 Windows 网络邻居使用的协议,在 macOS 和 Linux 上也能很好支持。

在服务器上(以 Windows Server 为例)

1. 创建一个文件夹,比如D:\SharedData

2. 右键点击文件夹 ->“属性” ->“共享” 选项卡。

3. 点击“高级共享”,勾选“共享此文件夹”,可以设置一个共享名(如MyServerDrive)。

4. 点击“权限”,设置哪些用户或组可以访问(读取/更改/完全控制)。

在本地电脑上(以 Windows 10/11 为例)

1. 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2. 在地址栏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 (例如\\192.168.1.100)。

3. 按回车,会要求你输入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

4. 验证成功后,就能看到共享的文件夹MyServerDrive 了。

5. 你可以右键点击它,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给它分配一个盘符(如 Z:),这样它就会像本地硬盘一样出现在“此电脑”里。

在服务器上(以 Linux 为例,使用 Samba 软件)

1. 安装 Samba:sudo apt install samba (Ubuntu/Debian)

2. 编辑配置文件:sudo nano /etc/samba/smb.conf

3. 在文件末尾添加类似下面的部分:

        [MyShare]
        comment = My Server Shared Folder
        path = /home/username/shared
        browseable = yes
        read only = no
        guest ok = no

4. 创建目录并设置权限:mkdir /home/username/shared

5. 设置 Samba 用户密码:sudo smbpasswd -a username

6. 重启 Samba 服务。

2. NFS 协议(Linux/Unix 环境首选)

在 Linux 和 macOS 之间效率很高。

在服务器上(NFS Server)

1. 安装 NFS 服务端:sudo ap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2. 编辑 exports 文件:sudo nano /etc/exports

3. 添加一行:/exported/path client_ip(rw,sync,no_subtree_check) (例如/home/share 192.168.1.50(rw,...))

4. 导出配置:sudo exportfs -ra

在本地电脑上(NFS Client)

1. 创建挂载点:sudo mkdir /mnt/server_drive

2. 挂载:sudo mount -t nfs 服务器IP:/exported/path /mnt/server_drive

3. AFP 协议(适用于苹果 macOS 环境)

现在逐渐被 SMB 取代,但在老版本 macOS 中常见。

方法二:使用块存储协议(更高性能,更专业)

这种方法让你感觉服务器提供了一块“物理硬盘”,本地电脑可以对其进行分区、格式化,适用于运行数据库、虚拟机等高性能、低延迟的场景。

1. iSCSI(最流行的网络块存储协议)

它让服务器上的一个大型文件或整个磁盘/RAID阵列作为一个 iSCSI 目标,本地电脑作为 iSCSI 发起者来连接。

在服务器上(配置 iSCSI Target)

Windows Server 使用“服务器管理器”添加“iSCSI 目标服务器”角色。

Linux 使用targetcli 等工具创建 target 和 LUN。

在本地电脑上(配置 iSCSI Initiator)

Windows 搜索并打开“iSCSI 发起器”,输入服务器IP地址,连接目标,连接成功后,在“磁盘管理”中会看到一块新的“未初始化”的磁盘,你需要像对待新硬盘一样将其初始化和格式化。

Linux 使用open-iscsi 包来连接。

比喻:

文件共享(SMB/NFS) 像去图书馆借书,你告诉管理员(服务器)你要哪本书(文件),他拿给你,你不需要关心书架是怎么整理的。

块存储(iSCSI) 像把图书馆的整个书架(一块原始磁盘空间)搬回家,你可以随意整理书架上的书(分区、格式化),但搬动过程对网络要求更高。

方法三:使用云存储协议

如果你的服务器是云服务器(如 AWS, Azure, 阿里云),它们提供了类似的服务。

AWS: 使用AWS S3,可以通过工具(如rclone)将其挂载为本地磁盘。

Azure: 使用Azure File Share (基于SMB) 或Azure Blob Storage

阿里云 使用OSSNAS 服务。

特性 文件共享 (SMB/NFS) 块存储 (iSCSI)
访问级别 文件级 块级
使用体验 访问共享文件夹 像使用一块新物理硬盘
性能 良好,适合通用文件 极高,适合数据库、虚拟机
复杂度 低,易于设置和管理 中高,需要更多配置
典型场景 文档共享、媒体库、备份 企业应用、Hyper-V/VMware虚拟化

给你的建议:

1、如果你是家庭用户或小型办公室,只是想共享文件、备份照片、存储电影,请直接用 SMB 共享,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2、如果你是需要运行虚拟机(如 VMware ESXi, Hyper-V)或者高性能数据库,并且希望获得和本地SSD一样的体验,请研究 iSCSI

3、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网络安全:使用强密码,如果是在公网环境下,考虑使用VPN。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你成功地把服务器变成你的“超级网络硬盘”!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fwq/19639.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