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主与使命并重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与战略力量,其信息系统建设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升级范畴,成为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当某大型能源央企的CIO王总深夜面对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云服务方案时,他深知这项决策将决定企业未来十年的数字化基座,服务器选型不仅关系着日常运营效率,更承载着保障国家能源命脉数据安全的重任,在央企领域,服务器不仅是硬件设备,更是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数字基石。
央企信息系统承载着国计民生的关键业务,对云服务器的要求远非普通企业可比拟:
安全即生命线 需满足等保三级甚至四级要求,核心系统数据必须存储在境内,物理隔离、多重加密、完善审计缺一不可;
自主可控是根基 从芯片、操作系统到虚拟化平台,技术栈必须规避“卡脖子”风险,确保供应链安全;
稳定压倒一切 金融交易、电网调度等系统要求99.99%以上的可用性,需具备同城双活甚至异地灾备能力;
复杂环境兼容 需无缝接入既有大型机、传统数据库,支持各类国产中间件和行业专用系统;
全栈服务能力 从咨询规划到迁移实施再到7×24小时驻场运维,服务团队需深刻理解央企运作机制。
在央企核心业务领域,三类云平台架构各具优势:
私有云: 如国家电网采用的完全自建模式,服务器集群部署在自有高等级数据中心,核心调度系统运行在基于飞腾CPU和麒麟OS的专属环境,实现物理级隔离,满足最高安全标准。
行业专属云: 某大型金融央企采用由国资云服务商提供的金融专区服务,在共享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逻辑隔离、专属资源池和定制安全策略保障业务独立,既满足监管要求,又避免重复建设。
混合云: 中国商飞将核心设计数据存储在本地私有云,同时利用公有云资源进行全球协作仿真渲染,通过统一管理平台实现资源调度与策略联动,在安全与弹性间取得平衡。
国产化云平台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应用:
大型能源集团: 基于鲲鹏服务器集群构建的能源云平台,不仅承载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更整合了全国上百家电厂的运行数据,通过国产AI算法实现发电效能优化,每年降低煤耗超百万吨。
高端制造标杆: 某重型装备央企将百吨级机械的全球运维数据迁移至国产云平台,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千万级传感器数据实时分析,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40%,海外服务响应时间缩短60%。
金融安全实践: 某银行在国产云平台上部署基于国密算法的全栈式安全体系,从硬件密码模块到应用层加密实现闭环防护,成功抵御多起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保障万亿级资金交易安全。
央企云平台选型需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
安全合规性 严格审查服务商等保认证、密码应用合规、数据出境管控方案;
技术自主度 建立核心技术组件清单,评估国产化比例和供应链风险预案;
服务可靠性 要求提供SLA保障细则,验证容灾切换流程及实战演练报告;
生态兼容性 在测试环境中验证与存量系统、行业专用软件的适配情况;
持续演进力 考察服务商在量子加密、算力网络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深度。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央企云平台建设迎来战略机遇期,某西部省份国资云采用液冷技术的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15以下,成为央企区域性算力枢纽的首选;而基于云原生技术构建的智能调度平台,正帮助多家央企实现跨省份算力资源的动态调配,使计算效率提升30%以上。
>技术角:央企云架构中的国产密码应用
>在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云平台深度集成SM2/SM3/SM4/SM9国密算法,从硬件密码卡、虚拟化层加密服务到应用系统证书管理,构建完整的密码防护体系,满足《密码法》合规要求,实现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全生命周期保护。
央企的云服务器选型决策,实质上是国家战略与企业使命的数字化交汇,当王总最终选择国产云平台架构时,他不仅为集团建立了高效的计算中枢,更在数字空间筑起了一道安全长城,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央企的每一次服务器选型,都是对产业链安全的一次加固,对数字主权的一次捍卫,随着更多央企完成安全可靠的云平台部署,这些“国家队”的数字化转型,终将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坚实脊梁。(字数:1980)
>某央企CIO手记:
>“在评审最后环节,我们要求三家供应商现场演示核心系统跨机房灾备切换,当某国产云平台在83秒内完成全业务恢复时,技术团队自研的容灾调度算法赢得了全场掌声——这不仅是技术指标的胜利,更是对央企‘万无一失’要求的最佳回应。”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13044.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