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登录验证在什么层?

主要发生在应用层

服务器登录验证在什么层

但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登录验证”场景和网络模型来具体分析。

绝大多数我们常说的“服务器登录验证”都发生在OSI七层模型或TCP/IP模型的应用层

原因如下:

协议特定性登录验证的逻辑是嵌入在具体的应用协议中的。

SSH (Secure Shell)当你用ssh user@server 登录时,用户名/密码、密钥交换、双因素认证等所有验证流程都是SSH协议自身定义的,属于应用层协议。

服务器登录验证在什么层

RDP (Remote Desktop Protocol)Windows远程桌面的登录验证是RDP协议的一部分,同样在应用层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使用USERPASS 命令进行验证,是FTP应用协议的命令。

HTTP/HTTPS管理后台(如WordPress, cPanel)、API的登录(使用Cookie、JWT、Bearer Token等)都是在HTTP这个应用层协议上实现的。

用户身份认证这种验证的目的是确认“用户”的身份,而不是网络设备或物理地址的身份,这是应用程序的职责范围。

与其他层的关系和辨析

虽然核心在应用层,但其他层也提供了不同意义上的“安全”或“访问控制”,容易被混淆。

服务器登录验证在什么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IPsec

IPsec 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协议套件,它可以对IP包进行加密和认证。

它验证的是什么? 它验证的是数据包本身的来源和完整性(确保数据包来自可信的对等体,且未被篡改),而不是“登录服务器的用户”。

场景常用于构建站点到站点的VPN,一旦IPsec隧道建立,两台服务器/网络之间的所有通信都是加密和认证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登录”(建立连接)到VPN网关的验证发生在网络层,但之后你通过这个隧道再去SSH到某台服务器,SSH登录仍然发生在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MAC地址过滤

在一些网络设备(如无线AP、交换机)上,可以设置MAC地址过滤。

它验证的是什么? 它验证的是设备的物理网卡地址,而不是用户身份。

场景只允许公司登记的笔记本电脑的MAC地址连接内部Wi-Fi,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其初级的“网络接入验证”,发生在数据链路层,但这与“登录服务器”完全不是一回事。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TLS/SSL

TLS/SSL(https、sftp、ftps中的‘s’)工作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为应用层提供安全通信通道。

它验证的是什么? 它主要进行服务器身份验证(客户端检查服务器的证书,确保你连接的是真正的google.com,而不是钓鱼网站),它也可以进行客户端身份验证(使用客户端证书),但这同样是对“设备”或“证书”的验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用户登录”。

关系TLS为应用层的登录验证(如输入用户名密码)提供了一个加密的、安全的通道,防止信息被窃听。它保护了登录过程,但登录行为本身仍然由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完成。

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 analogy:

想象你要进入一家公司的大楼(服务器)的研发部(一个应用程序)。

1、数据链路层 (MAC过滤):大楼保安检查你的工牌(设备MAC地址),有工牌才能进入大院(连接网络)。

2、网络层 (IPsec VPN):你通过一个专用的、被检查过的加密隧道(VPN)进入大楼,这个隧道本身是安全的。

3、传输层 (TLS/SSL):你进入研发部所在的楼层时,有一个安检机,确保你带来的通信工具(数据包)是加密且未被篡改的,并且你确认这个楼层牌子上写的确实是“研发部”(服务器证书验证)。

4、应用层 (SSH/RDP/HTTP):你最终来到研发部的办公室门口,这里的秘书(应用程序)要求你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刷指纹),来验证你是否有权限进入这个办公室并使用里面的电脑。这才是真正的“登录验证”。

对于“服务器登录验证在什么层”这个问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用户身份验证,发生在应用层

在特定语境下(如配置网络设备),可能指建立IPsec VPN连接,这发生在网络层

要区分“用户登录”、“设备接入”、“通信加密”和“数据包认证”这些不同层次的安全概念。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1507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