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这是一个非常核心且重要的问题,防破解的本质在于:将客户端(用户电脑/手机)视为完全不可信的环境,所有核心、敏感的逻辑和资源都必须放在服务器端。
“把鸡蛋放在最坚固的篮子里,只把蛋壳给客户看”。
下面我为你详细梳理,哪些东西必须、或者强烈建议放在服务器端。
一、 必须放在服务器的核心资产(“命根子”)
这些是破解者最想得到的东西,一旦放在客户端,几乎100%会被提取。
1、核心算法与业务逻辑
是什么你产品的“独门秘籍”,图像处理的滤镜算法、金融软件的风险评估模型、游戏的伤害计算公式、AI模型的推理过程。
为什么如果放在客户端,破解者可以直接反编译,看到你的核心代码,不仅容易被复制,还可能被找到逻辑漏洞。
怎么做将这些逻辑封装成服务器的API接口,客户端只负责发送输入(如图片、数据),服务器计算后返回结果。
2、敏感数据和资源
是什么、高级功能的数据、高清图像、音频、视频、剧情文本等。
为什么如果这些资源直接打包在客户端,破解版可以轻易地解锁或提取它们,导致付费内容泄露。
怎么做使用服务器进行动态资源加载,用户只有通过验证(如已购买)后,服务器才临时提供资源链接,且链接应有时效性。
3、验证与授权逻辑
是什么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某个功能的最终决定权。
为什么如果在客户端做验证(如if (user.isVIP) { ... }
),破解者可以轻易修改这个判断条件,让isVIP
永远为真。
怎么做所有关键权限的验证必须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只能作为一个“展示器”,根据服务器返回的授权结果来开放功能。
4、加密密钥
是什么用于加密通信或本地数据的密钥。
为什么“不要把锁和钥匙放在一起”,任何存储在客户端的密钥,无论怎么混淆,最终都会被找到,一旦密钥泄露,你的所有加密都形同虚设。
怎么做使用非对称加密(如RSA),服务器持有私钥,客户端只用公钥加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绝不发送私钥。
这些能极大地增加破解难度和成本。
1、反调试/反作弊检测
是什么检测用户是否在使用调试器、模拟器、外挂程序等。
为什么客户端的反调试代码本身也可能被绕过,将一部分检测逻辑放在服务器,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如操作频率、完成时间)来判断更为可靠。
怎么做服务器端建立用户行为模型,对异常数据(如 impossibly fast clicks, 不可能的操作序列)进行标记和处置。
2、关键配置和规则
是什么应用程序的一些运行参数,如关卡难度、商品价格、活动规则等。
为什么如果写在客户端,每次修改都需要用户更新App,放在服务器可以实时热更新,并且能防止破解者通过修改本地配置来作弊。
怎么做应用启动时或定期从服务器拉取配置。
3、代码/资源的热更新机制
是什么不通过应用商店审核,直接更新部分代码或资源。
为什么当你发现一个逻辑漏洞被利用时,可以立即通过服务器推送修复,而不用等下一版本发布,这在与破解者的“攻防战”中至关重要。
并非所有东西都能放服务器,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和成本。
性能与延迟需要实时响应的逻辑(如游戏的战斗手感)如果全放服务器,网络延迟会毁掉体验,这时可能需要一种折中方案,比如服务器做“仲裁”,客户端做“预测”。
离线功能如果应用需要离线使用,就必须在客户端保留一部分逻辑和数据,这时需要采用本地加密、代码混淆等手段来增加破解难度。
服务器成本将所有计算放在服务器,会显著增加服务器的负载和带宽成本。
核心原则:信任最小化。 绝不信任客户端传来的任何数据,所有来自客户端的请求都必须在服务器端进行校验。
一个简单的设计思路:
1、问自己:这个功能/数据/算法被破解,会不会让我破产/失去核心竞争力?
2、如果会:毫不犹豫,把它放到服务器,只通过API提供服务。
3、如果不会,但影响很大:考虑拆分,核心部分放服务器,非核心部分可以做客户端加固(如代码混淆、加壳)。
4、如果影响不大:可以放在客户端,但也要做基本的混淆。
防破解是一个“增加成本”的博弈。 你的目标不是做到100%无法破解(这几乎不可能),而是将破解的成本和门槛提得足够高,高到让绝大多数破解者觉得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从而保护大多数用户和你的核心利益,将关键资产放在服务器,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18414.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