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硬件层面:微软设计和建造的、用于其全球数据中心的大型服务器硬件。
2、服务和解决方案层面:基于这些强大硬件构建的、面向企业级用户的大型服务器平台和服务。
下面我们分别详细解释。
1. 物理硬件层面:微软的云服务器基础设施
微软运营着全球第二大的云计算网络(Azure Cloud),拥有数百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里并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塔式或机架式服务器,而是由微软自主设计和定制的、高度集成的“服务器”。
这些服务器的特点包括:
大规模和模块化它们通常以“服务器机柜”或更大的“集装箱”为单位进行部署,一个集装箱里可能集成了上千台服务器节点、网络设备和冷却系统。
定制化硬件微软与英特尔、AMD、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深度合作,定制最适合云计算的CPU、GPU、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智能网卡(SmartNIC),为AI工作负载设计的服务器会搭载大量英伟达GPU。
高密度计算在有限的空间内塞入最多的计算核心,以最大化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和能效。
开源设计微软是开放计算项目(OCP) 的重要成员,它将许多服务器、机柜和数据中心的设计开源,与Facebook、Google等公司共同推动数据中心硬件的标准化和创新。
在物理层面,“微软大型服务器”指的是这些为Azure云服务量身定制的、部署在数据中心里的、成千上万台组成计算集群的服务器硬件。
2. 服务和解决方案层面:微软提供的大型服务器平台
这才是普通用户和企业客户更常接触到的“微软大型服务器”,它们是在上述物理硬件之上,通过虚拟化和管理软件抽象出来的强大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A. Azure 上的大型虚拟机(VM)实例
这是最直接对应“大型服务器”的概念,Azure提供了多种针对不同工作负载优化的、极其强大的虚拟机系列:
高性能计算(HPC)系列如HBv3-series,搭载最新的AMD EPYC CPU和InfiniBand高速网络,用于科学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金融风险建模等。
内存优化系列如Mv2-series,提供高达~4 TB 的内存和高达128个vCPU,用于运行超大型内存数据库(如SAP HANA)、大型缓存等。
GPU加速系列如NCasT4_v3-series 或NDm A100 v4系列,搭载多个英伟达Tesla T4或A100 GPU,用于深度学习训练与推理、渲染农场、虚拟桌面等。
存储优化系列如Ls-series,提供极高的磁盘吞吐量和IOPS,适用于大数据分析、NoSQL数据库(如Cassandra、MongoDB)。
这些服务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虚拟机”概念,但提供了堪比甚至超越大型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AKS)可以管理超大规模的容器化应用集群,轻松调度成千上万个容器。
Azure Synapse Analytics一个 limitless(无限制)的分析服务,可以处理PB级别的数据,进行大规模数据仓库查询。
Azure Batch用于运行大规模并行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
Azure SQL 托管实例 / Azure Database for PostgreSQL完全托管的数据库服务,其后台是强大的服务器集群,可以提供极高的可用性和性能,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硬件。
C. 传统的本地部署大型服务器(虽然现在较少见)
在云计算普及之前,微软也有针对企业本地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在来自戴尔、HPE、联想等厂商的大型多路服务器上(例如配备4颗或8颗CPU,数TB内存的服务器)。
Microsoft SQL Server 可以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运行在这些强大的硬件上,处理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
当人们谈论“微软大型服务器”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微软Azure云平台上提供的各种高性能、高可扩展性的计算服务。
对开发者/工程师而言它是一个可以通过几次点击或一行代码就获取的、拥有数百个CPU核心和数TB内存的虚拟机实例。
对企业决策者而言它是一个可以托管其最关键应用和海量数据的、具备企业级SLA(服务等级协议)的可靠、安全且弹性的云平台。
对硬件爱好者而言它是微软在OCP开源的那些精妙、高效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
“微软大型服务器”的核心是微软Azure云及其背后强大的、全球化的、不断创新的硬件基础设施。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19315.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