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云主机稳定性检测?

HCRM技术_小炮 云主机 2025-09-21 2 0

核心思路

稳定性的保障不是单点设置,而是一套“监测-分析-告警-处理” 的闭环流程。

一、基础设置:利用云平台自带监控工具(入门)

所有主流云平台(阿里云、腾讯云、AWS、Azure等)都提供了免费的基础监控功能,这是第一步。

1、开启并配置云监控

确保安装云监控Agent在购买云主机时,通常默认会勾选“安装云监控Agent”,如果没安装,请务必在系统内手动安装,否则无法获取系统级详细数据(如内存使用率、磁盘IO等)。

查看监控仪表盘在云控制台的“云监控”或“云服务器”页面,找到监控图表,重点关注以下核心指标:

CPU使用率持续高于80%需要警惕。

内存使用率持续高于80%或使用量持续增长(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磁盘使用率特别是系统盘(如/ 根目录),超过85%非常危险,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写入或服务崩溃。

磁盘IOPS带宽读写延迟过高或带宽打满会影响应用响应。

网络流量(入流量/出流量)流量激增可能是遭受攻击或业务量正常增长。

2、设置基础告警

* 在云监控中为上述核心指标设置阈值告警

举例(告警策略)

规则名称CPU使用率过高告警

监控指标CPU使用率

统计周期1分钟

条件平均值 >= 85% 持续2个周期

告警级别警告

通知方式邮件、短信、钉钉、微信机器人等

二、进阶设置:应用层与业务层监控(专业)

基础监控只保证了“机器活着”,但要保证“服务稳定”,必须监控应用本身。

1、应用进程监控

监控目标确保你的关键应用进程(如Nginx, Tomcat, MySQL, Redis,以及你自己的业务进程)在正常运行。

设置方法

云平台进程监控一些云监控Agent支持配置进程监控,直接配置进程名即可。

使用Supervisor如果你是用Supervisor托管进程,它自带管理界面和告警功能。

自定义脚本写一个Shell脚本定时检查进程是否存在,不存在则自动重启并发告警。

2、端口监控

监控目标确保应用监听的端口(如Web服务的80/443端口)是可访问的。

设置方法在云监控中通常有“站点监控”或“端口监控”功能,可以从全球多个地区发起探测,模拟用户访问,这是发现网络故障的利器。

3、业务逻辑监控

监控目标这是最关键的,即使进程和端口都正常,你的业务接口可能返回错误(如500错误码)、响应缓慢、或关键功能(如用户登录、支付下单)失败。

设置方法

API监控使用云平台的“站点监控”或第三方工具(如UptimeRobot, Pingdom),定期调用你的关键API接口,检查返回的HTTP状态码和响应时间。

日志监控接入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Loki+Grafana stack,实时分析应用日志,一旦出现“ERROR”、“Exception”等关键字立即告警。

自定义业务指标在代码中埋点,使用Prometheus等工具收集业务指标(如每分钟订单数、成功/失败次数),并在Grafana中绘制图表和设置告警。

三、自动化与高可用架构(终极保障)

告警之后能自动修复,才是真正的高稳定性。

1、自动化处理脚本

* 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可以设置告警触发自动执行脚本。

举例

磁盘空间清理当磁盘使用率告警时,自动触发脚本清理日志文件、临时文件。

进程守护当进程监控发现应用停止,自动执行重启命令。

注意自动化处理要有熔断机制,防止在未知故障下无限重启,导致问题恶化。

2、高可用(HA)架构

* 单台云主机无论如何监控都有单点故障风险,追求极高稳定性必须考虑架构层面。

方案

多实例+负载均衡(SLB/CLB)部署至少两台云主机,前面用负载均衡分发流量,一台宕机,另一台自动接管,这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案。

弹性伸缩(Auto Scaling)根据CPU使用率或业务指标(如QPS)自动增加或减少云主机数量,应对流量波动,避免因负载过高导致服务不稳定。

监控层面 关键指标 监控工具/方法 告警阈值建议
系统层 CPU使用率 云监控Agent >85%,持续2-5分钟
内存使用率 云监控Agent >85%,持续2-5分钟
磁盘使用率 云监控Agent >85%
网络带宽 云监控Agent 持续打满80%以上
应用层 进程存活 云监控/Supervisor/脚本 进程不存在
端口存活 云平台站点监控 端口无法连接
服务响应 云平台站点监控 HTTP状态码非200,响应时间>3s
业务层 日志错误 ELK/ Loki 出现“Error”、“Exception”关键字
业务指标 Prometheus + Grafana 如:订单失败率>1%
架构层高可用负载均衡 + 多台云主机从根源消除单点故障

最佳实践建议

1、循序渐进:先从基础的系统监控和告警做起,然后逐步完善应用和业务监控。

2、告警分级:区分“警告”和“致命”告警,CPU一时过高是“警告”,半夜发短信;网站完全无法访问是“致命”,必须电话呼叫。

3、减少告警噪音:避免无效告警,否则容易导致“狼来了”效应,让运维人员忽略真正重要的告警,定期评审和优化告警规则。

4、定期演练:定期模拟故障(如手动关闭一台机器),检验你的监控告警和高可用架构是否真的有效。

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设置,你就可以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的云主机稳定性保障体系。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zj/16229.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