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将旧主机改成云存储?

HCRM技术_小炮 云主机 2025-10-21 2 0

当然可以!将旧主机改造成家庭或小型办公室的私有云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这不仅能赋予旧硬件新生命,还能让你完全掌控自己的数据,避免持续订阅云服务的费用。

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个从简单到进阶的完整指南。

核心思路

旧主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脑,我们只需要为其安装一个专注于存储和共享的操作系统,并配置好硬盘和网络即可。

第一步:规划与准备

在开始之前,需要明确目标和准备硬件。

明确你的需求

基础文件存储与共享像网盘一样在不同设备间同步和访问文件。

媒体服务器搭建家庭影音中心(如Plex, Jellyfin),自动刮削电影信息。

数据备份自动备份电脑、手机的照片和重要文件。

下载机24小时不间断挂机下载。

搭建个人网站或博客(进阶)。

硬件检查与准备

主机你的旧台式机或笔记本。

CPU和内存

基础需求10年前的酷睿i3或AMD同等级CPU,4GB内存即可胜任基础文件存储和轻量媒体播放。

进阶需求(如视频转码)如果需要用Plex/Jellyfin进行实时视频转码,建议使用Intel酷睿4代及以后的带核显的CPU(如i5-7500)或更强的CPU,内存建议8GB以上。

硬盘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系统盘一个小容量的SSD(固态硬盘,128GB足矣)用于安装操作系统,会极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也可以用U盘,但不推荐。

数据盘根据你的存储需求准备多块大容量HDD(机械硬盘),建议使用NAS专用盘(如希捷酷狼、西数红盘),它们为7x24小时运行设计,更稳定。

RAID配置(可选但推荐)

RAID 1两块硬盘做镜像,一块损坏另一块有完整备份,安全性高,但可用容量只有一半。

RAID 5需要至少三块硬盘,在性能、容量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一块硬盘损坏可更换重建。推荐

RAID 0绝对不要用于重要数据! 它只是把硬盘合并提速,任何一块损坏所有数据丢失。

网络确保你的路由器有千兆网口,并且使用超五类或六类网线连接旧主机,以保证内网传输速度,有条件可以上2.5G网卡。

电源一个稳定、功耗较低的电源对于24小时开机很重要。

U盘一个8GB以上的U盘,用于制作系统安装盘。

第二步:选择操作系统(三种主流方案)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你的技术背景和需求选择。

方案一:专用NAS系统(最推荐,用户友好)

这类系统专为存储设计,提供友好的Web管理界面,无需命令行知识。

1、TrueNAS Scale

简介基于Linux,开源免费,功能极其强大,支持ZFS文件系统(数据完整性极高),易于扩展,应用商店(App Store)可以一键安装Docker应用(如Plex, Nextcloud)。

优点企业级稳定性,ZFS文件系统,优秀的Web UI,强大的Docker和虚拟机支持。

缺点对硬件(尤其是内存)要求稍高,建议8GB内存起步。

适合人群希望获得专业、稳定、可扩展系统的用户。

2、Unraid

简介商业软件(需付费购买),但非常灵活,它不使用传统RAID,而是用独特的“奇偶校验”保护数据,允许你混用不同容量、不同品牌的硬盘。

优点极高的硬盘使用灵活性,强大的Docker和虚拟机支持,应用生态丰富,社区活跃。

缺点需要付费,读写速度不如RAID 5/ZFS快。

适合人群喜欢灵活升级硬盘,并愿意为优秀软件付费的用户。

3、OpenMediaVault (OMV)

简介基于Debian的开源免费NAS系统,轻量、稳定,通过插件来扩展功能。

优点免费,轻量,对老旧硬件友好,插件丰富。

缺点界面和功能上相比TrueNAS和Unraid略显简陋,需要一定学习成本来配置插件。

适合人群喜欢Debian/Ubuntu,硬件配置较低,喜欢动手折腾的用户。

方案二:常规Linux发行版 + 手动配置(自由度高)

例如安装Ubuntu Server,然后通过Samba/CIFS(文件共享)、Docker等手动配置所有服务。

优点完全控制,可以按需定制,学习Linux的绝佳机会。

缺点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所有操作通过命令行完成,配置和维护复杂。

适合人群Linux爱好者,希望深入学习系统管理的用户。

方案三:Windows Server / Windows 10/11(易上手)

直接安装Windows系统,然后开启“存储空间”和“文件共享”。

优点界面熟悉,上手快。

缺点系统本身资源占用高,不如专用NAS系统高效和稳定,功耗也更高。

适合人群对Linux完全陌生,且只是临时或轻度使用的用户。

第三步:实施步骤(以安装TrueNAS Scale为例)

1、下载系统镜像:从TrueNAS官网下载TrueNAS Scale的ISO文件。

2、制作启动U盘:使用Rufus或Balena Etcher等工具将ISO文件写入U盘。

3、安装系统

* 将U盘插入旧主机,开机设置从U盘启动。

* 跟随图形化安装向导,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务必选择你的小容量SSD,而不是你的数据硬盘。

* 设置root用户密码。

4、初始化配置

* 安装完成后重启,拔掉U盘,系统会启动并显示一个IP地址。

* 在你的个人电脑浏览器中输入这个IP地址,即可访问TrueNAS的Web管理界面。

5、创建存储池(Pool)

* 在Web界面中,进入 “Storage” -> “Create Pool”。

* 添加你的数据硬盘,并选择RAID类型(如Mirror对应RAID 1,RAIDZ1对应RAID 5)。

6、创建数据集(Dataset)

* 存储池下可以创建多个数据集,类似于文件夹,但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压缩、加密等属性。

7、设置共享(Share)

* 进入 “Sharing” 菜单,设置SMB(用于Windows/Mac)或NFS(用于Linux)共享,并指定到上一步创建的数据集。

8、创建用户

* 进入 “Credentials” -> “Users”,为需要访问共享的用户创建账户。

9、访问你的云存储

* 在你的电脑上,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在地址栏输入\\你的TrueNAS的IP地址(Windows)或smb://你的TrueNAS的IP地址(Mac),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像访问本地文件夹一样访问你的私有云存储了。

第四步:进阶功能与优化

远程访问

方案A(推荐)使用TailscaleZeroTier组建虚拟局域网,它们能穿透大多数家庭网络,让你在任何有网的地方都像在局域网内一样访问NAS,无需公网IP,配置简单安全。

方案B(有风险)在路由器上设置DDNS和端口转发,这需要你有公网IP(可以向运营商申请,但越来越难),并且需要小心安全风险。

数据备份RAID不是备份!它主要防止硬件故障,你仍然需要将最重要的数据通过USB外接硬盘或同步到另一个云服务(如Backblaze)进行3-2-1备份(3个副本,2种不同介质,1个异地存放)。

功耗与噪音如果机器太吵或太耗电,可以考虑更换静音风扇和80Plus金牌/铂金电源,在BIOS中开启节能模式也有帮助。

将旧主机改造成云存储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项目,对于大多数用户,我强烈推荐从TrueNAS ScaleUnraid 开始。

简单流程总结

规划硬件 → 制作TrueNAS/OMV启动盘 → 安装系统到SSD → Web界面配置存储池和共享 → 设置用户 → 在局域网内访问 → 配置Tailscale实现远程访问。

你就可以开始动手,让你的旧电脑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你家庭的数字基石!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zj/18571.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