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主机占有率怎么算?掌握核心方法,看清市场格局
云主机占有率——这个频繁出现在行业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它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对于关注云计算发展的用户、企业决策者乃至云服务商自身,理解其计算逻辑都至关重要,我们就来深入拆解其核心计算方法。
一、 为什么云主机占有率如此重要?
云主机(或称云服务器)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的核心产品,其市场占有率直观反映了一家云服务商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用户认可度,它能帮助我们:
看清市场格局 谁是领导者?谁是挑战者?市场集中度如何?
追踪发展趋势 了解不同厂商的增长势头,洞察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影响。
辅助决策参考 企业选择云服务商、投资者评估公司价值、厂商制定竞争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 核心计算方法解析:关键在于“分母”的定义
云主机占有率并非一个随意估算的数字,其计算遵循相对标准化的方法,核心在于明确“分母”所代表的市场总量范围,主要步骤和考量因素如下:
1、明确统计范围与对象:
地理范围 是计算全球市场?中国国内市场?还是某个特定区域(如亚太、华东)?
时间范围 通常按季度或年度统计(2024年Q1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
统计对象 明确纳入统计的云服务商范围(通常涵盖主要公有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AWS、Azure、GCP等)。
收入类型最核心和通用的指标是基于厂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PaaS)收入”,这包括了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云网络等核心IaaS服务,以及重要的平台即服务(PaaS)收入(如数据库PaaS、大数据分析PaaS、容器服务等),有时也会单独分析纯IaaS收入。
2、获取市场数据:
主要来源 依赖于权威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全球最知名的包括:
IDC(国际数据公司): 定期发布《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等,提供详细的厂商份额数据。
Gartner: 发布《市场份额分析全球公有云服务》等报告,是另一大权威来源。
Canalys, Synergy Research Group: 也是提供全球云市场数据的知名机构。
国内机构 如IDC中国、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等会发布中国本土市场的详细报告。
厂商财报 上市云服务商(如阿里、腾讯、AWS母公司Amazon、Azure母公司Microsoft)会在财报中披露其云计算部门或智能云业务的收入,这是最直接的一手数据来源。但要注意,厂商财报收入定义可能与研究机构略有差异。
3、计算特定厂商的市场份额(占有率):
核心公式
特定云厂商的云主机(或更准确地说,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占有率 = (该厂商在选定时间范围和地理范围内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 / 该时间范围和地理范围内所有纳入统计的云厂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总收入) * 100%
示例简化
假设权威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
厂商A报告期内收入为40亿元人民币。
厂商A在该季度中国IaaS+PaaS市场的占有率 = (40亿 / 100亿) * 100% =40%。
4、理解报告中的常见表述:
“IaaS” 与 “IaaS+PaaS” 这是最常见的两种口径,随着PaaS服务重要性提升,“IaaS+PaaS” 已成为衡量云基础设施服务整体市场地位的最主流指标,阅读报告时需看清具体使用的是哪种口径。
“公有云服务” vs “云基础设施服务” 公有云服务(Public Cloud Services)有时会包含SaaS(软件即服务)收入,而云主机占有率讨论的核心是底层基础设施资源(IaaS/PaaS)的份额,通常不包括SaaS,务必区分报告统计的是哪个层面。
“份额” vs “增长率” 占有率反映静态市场份额,报告通常同时会提供各厂商的收入同比增长率,这更能反映其发展速度。
三、 影响占有率的关键因素与解读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的权威性 务必关注报告发布机构的专业性和公信力(E-A-T原则中的Authoritativeness),不同机构的数据可能因统计方法、覆盖厂商范围、收入确认口径(如是否计入经销商收入)略有差异,但头部机构的数据具有广泛参考价值。
“云主机”概念的泛化 用户常说的“云主机占有率”,实际计算中多指代更宽泛的“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PaaS)占有率”,纯粹的“云主机”收入份额单独统计较少见,因其是IaaS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与存储、网络等打包统计。
市场是动态的 占有率是某一时间点的快照,需结合连续多个季度的报告观察趋势变化(增长/下滑)才更有意义。
区域差异巨大 全球份额领先者(AWS、Azure、GCP)在中国市场可能面临本土巨头(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的强劲挑战,反之亦然,解读时必须明确地域范围。
四、 个人观点:透明数据驱动理性认知
云主机(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占有率的计算,本质是基于权威机构对公开及调研所得的收入数据进行标准化汇总和比例计算,理解其计算逻辑,特别是明确“分母”的定义(地域、时间、收入口径),是正确解读各类市场报告、避免混淆的关键。
对于用户而言,占有率数据是选择服务商的重要参考维度之一(体现规模、稳定性、生态成熟度),但绝非唯一标准,还需结合自身业务需求、技术匹配度、服务质量、性价比等综合考量,对于行业观察者和厂商,它则是把握竞争态势、驱动战略决策的晴雨表,市场研究机构持续提供的透明、专业的数据(Trustworthiness),是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和用户理性决策的重要基石。与其盲目追逐排名,不如看清数字背后的计算逻辑和市场真相,这才是占有率数据存在的真正价值。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zj/9251.html
评论
乜筠心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通过计算特定厂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与市场总收入的比值得出,需明确统计范围、数据来源,并结合多个季度报告观察趋势。
司徒雨晨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是通过将特定云服务商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除以该范围内所有云服务商的总收入,然后乘以100%来计算的,这有助于了解市场格局和云服务商的市场地位。
寸雨筠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已用云主机数/总云主机数,通过统计这两个数据计算得出。
郝燕妮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计算方法是将运行中的云主机数量除以总云主机数量,再乘以100%,从而得到云主机在总资源中的使用比例。
阎夏山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计算公式为:已使用的云主机数量÷总云主机数量×100%,即反映云主机使用率。
辉韶华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通过将使用中的云主机数量除以云主机总数量来计算,再乘以100%得出百分比。
牧钧
回复云主机占有率是通过计算特定厂商在选定时间范围和地理范围内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与所有云厂商总收入的比例得出的,它反映了云服务商在IaaS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用户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