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务器安装到机柜中是一个常见的IT操作,但需要细心和正确的方法以确保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下面为您提供一个从准备到完成的详细步骤指南。
服务器很重,机柜可能很高, improper handling can cause serious injury or damage to equipment.
团队协作 强烈建议至少两人一起操作,尤其是对于重量超过20公斤的服务器。
使用护具 佩戴防割手套,穿着劳保鞋,防止划伤和砸伤。
平稳用力 使用腿部力量抬起,而不是用腰部,避免扭伤。
“磨刀不误砍柴工”,充分的准备能让安装过程事半功倍。
1、阅读手册: 翻阅服务器和机柜的说明书,了解特定的安装要求、导轨调整方式等。
2、准备工具:
螺丝刀 通常是带磁性的十字螺丝刀,用于固定螺丝。
导轨套件 服务器原装配送的导轨是必须的,确保你有所有部件(导轨、滑块、螺丝等)。
线缆扎带/理线器 用于后续的线缆管理。
万用表/测线仪(可选) 确保电源和网络端口正常。
手电筒(可选) 机柜内部光线通常不佳。
3、规划位置:
重量分布 将最重的设备(如磁盘存储柜)放在机柜下部,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
散热空间 确保设备上下之间有适当的U空间隙,以满足散热需求,避免将发热量大的设备紧密堆叠。
U位计算 确认机柜有足够的垂直空间(U数),1U = 4.445厘米(1.75英寸),你的服务器是几U的,就占用几个U的高度。
4、检查机柜:
* 确保机柜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不会摇晃。
* 清除机柜前后方的障碍物,留出足够空间进行操作和设备散热。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导轨安装不牢会导致服务器滑落。
1、区分左右: 导轨通常是分左右(L和R)的,并有前后之分。
2、安装方孔条固定件:
* 将导轨配套的L型固定片(或类似部件)从机柜前方,对准你规划好的U数位置,卡入机柜的方孔条中。
注意方向 确保固定片上的孔位是朝内的(用于连接导轨)。
* 用螺丝(通常随导轨提供)将固定片紧固在方孔条上。一定要拧紧!
3、安装导轨:
* 将导轨的内轨(带滚轮或滑块的部分)完全拉出,通常有一个释放按钮或卡扣。
* 将导轨的末端与刚刚固定在方孔条上的固定片对齐,用螺丝拧紧。
重复操作 在另一侧的同一高度安装另一根导轨。
4、水平校准: 确保两根导轨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前后高度一致,可以用手轻轻推拉,检查是否牢固。
导轨安装牢固后,服务器的上架就相对简单了。
1、卸载包装: 移除服务器所有包装材料、塑料套等。
2、抬起服务器: 两人分别托住服务器的前后端,平稳地将服务器抬到与导轨持平的高度。不要用手抓住硬盘托架或PCIe挡板等脆弱部件!
3、对准导轨:
* 将服务器两侧的耳朵(或凸起的卡口)对准导轨的内轨滑道。
* 先将服务器后面的耳朵卡入导轨后端,然后再将前端放入。
4、推入服务器:
* 平稳地将服务器推入机柜,直到你听到“咔哒”一声,表明服务器的卡扣已经锁止。
* 检查服务器前面的安装耳朵是否与机柜方孔条贴紧。
5、固定(可选但建议):
* 许多服务器前面板两侧有螺丝孔,使用配套的螺丝将服务器通过前面板耳朵固定在机柜方孔条上,提供双重保险,防止意外滑出。
1、连接线缆:
电源线 连接到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如果有多余电源,最好连接到不同的PDU(电源分配单元)以实现冗余。
数据线 连接网线、KVM线、光纤线等。
管理口 别忘了连接iDRAC/iLO/IPMI等管理端口网线,这对于远程管理至关重要。
2、开机前检查: 确保所有线缆连接牢固,没有松动。
3、理线:
* 使用 velcro 魔术贴扎带或尼龙扎带将线缆捆扎整齐。
* 利用机柜两侧的理线板或理线环,将线缆分类固定。
原则 电源线和数据线尽量分开,走线清晰,便于日后维护和故障排查,为线缆预留一定的余量,不要绷得太紧。
1、打开电源: 按下服务器电源按钮,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是否有异常报警声。
2、聆听声音: 听一下风扇转速是否从高速启动后逐渐恢复正常,硬盘是否有异响。
3、远程访问: 尝试通过管理口IP地址登录管理界面,检查硬件状态是否正常。
4、操作系统: 如果系统已预装,观察是否正常进入操作系统。
问题服务器推不进去/很卡顿。
解决 检查导轨内外轨是否完全展开对齐;检查导轨是否水平;给滑轨上一些润滑剂(如硅脂)。
问题服务器太重,抬不起来。
解决 使用服务器升降车,这是机房专业工具,可以轻松地将重型设备提升到指定高度,极大降低劳动风险和强度。
塔式服务器怎么办?
* 如果是一款塔式服务器,你需要先购买一个塔转机架式的转换套件(Rail Kit),将其转换成机架式安装形态,然后再按照上述步骤操作。
机柜空间不足?
* 规划时就要计算好U数,如果已经排满,可以考虑优化现有设备布局,或者增加新的机柜。
流程就是:准备 → 装导轨 → 抬服务器 → 推入卡紧 → 接线理线 → 测试,只要按部就班、注意安全,你就能成功地完成服务器上架工作。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fwq/1607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