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是Java语言的根基,无论框架如何变迁,这些都不会过时。
1、Java SE:
语法基础 数据类型、流程控制、数组等。
面向对象编程 封装、继承、多态、抽象类、接口,这是Java的灵魂。
集合框架List(ArrayList, LinkedList)、Set(HashSet, TreeSet)、Map(HashMap, ConcurrentHashMap)的源码级理解和应用场景,面试必考。
I/O流 文件操作、序列化/反序列化,了解NIO/AIO更佳。
多线程与并发重中之重!
* 线程的创建方式、生命周期。
synchronized关键字、volatile关键字。
java.util.concurrent包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
* 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原理和使用。
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并发容器。
JVM
* 内存模型(堆、栈、方法区/元空间等)。
* 垃圾回收机制(GC算法,如CMS、G1、ZGC)。
* 类加载机制。
JVM性能调优(常用命令和工具jps, jstat, jmap, jstack, VisualVM等)。
2、网络编程:
* TCP/IP、HTTP/HTTPS协议的基本原理。
* Socket编程。
这是构建现代Java Web应用的基石。
1、Spring生态圈(绝对核心):
Spring Framework IoC(控制反转)、AOP(面向切面编程)、事务管理,这是Spring家族的基石。
Spring MVC 基于Servlet的Web MVC框架,理解其请求处理流程(DispatcherServlet)。
Spring Boot现代开发的标配,约定大于配置,能快速创建独立、生产级的Spring应用程序,必须熟练掌握其自动配置、Starter依赖、Actuator监控等。
Spring Security 功能强大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框架。
Spring Data 简化数据访问(JPA, Redis, MongoDB等)。
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的核心(用于分布式系统)。
服务发现与注册Eureka、Nacos、Consul。
配置中心Spring Cloud Config、Nacos。
网关Spring Cloud Gateway、Zuul。
负载均衡Ribbon、LoadBalancer。
服务容错Hystrix、Sentinel。
服务调用OpenFeign。
2、ORM框架:
MyBatis / MyBatis-Plus 半自动化的持久层框架,SQL灵活性高,在国内非常流行。
JPA / Hibernate 全自动化的ORM框架,通过操作对象来操作数据库,更面向对象。
1、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最主流) 索引原理(B+树)、事务(ACID、隔离级别)、锁机制、SQL优化、主从复制、分库分表思想。
PostgreSQL/Oracle 也有所了解。
2、NoSQL数据库:
Redis几乎必备,用作缓存、分布式锁、消息队列等,掌握其数据结构、持久化机制、哨兵/集群模式。
MongoDB 文档型数据库,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Elasticsearch 搜索引擎,常用于日志检索、复杂查询等场景。
3、消息队列:
RabbitMQ 基于AMQP协议,功能丰富。
Kafka 高吞吐量,常用于大数据领域的实时数据处理和日志收集。
RocketMQ 阿里开源,在分布式事务场景下有优势。
四、中间件与分布式技术(构建大型系统的关键)
当系统变大,单机无法支撑时,就需要这些技术。
1、分布式理论基础: CAP定理、BASE理论。
2、RPC框架:Dubbo、gRPC,理解其服务治理、负载均衡等能力。
3、API网关: Kong、Apisix、Spring Cloud Gateway。
4、分布式配置中心: Apollo、Nacos。
5、分布式链路追踪: SkyWalking、Zipkin、Sleuth,用于排查线上问题。
6、分布式事务: Seata、消息队列的最终一致性方案。
7、容器化与编排:
Docker 将应用及其依赖打包成一个镜像。
Kubernetes 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
1、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主流)、Maven/Gradle(项目管理与构建)、Git(版本控制,需理解分支策略如GitFlow)。
2、Linux系统: 服务器基本都是Linux,要熟悉常用命令、 shell脚本编写。
3、持续集成/持续部署:Jenkins、GitLab CI等,实现自动化测试、打包和部署。
4、监控与日志:
监控Prometheus + Grafana。
日志ELK/EFK(Elasticsearch, Logstash/Fluentd, Kibana)技术栈。
1、设计模式: 了解常用的设计模式(单例、工厂、代理、策略等),写出更优雅、可扩展的代码。
2、系统设计能力: 能够进行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并能应对高并发、高可用场景。
3、问题排查能力: 熟练使用各种工具(Arthas、jstack等)快速定位线上问题。
4、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对于初学者或想系统提升的人,可以遵循以下路径:
1、第一阶段(打基础):
* 精通Java SE,尤其是集合、多线程并发和JVM。
* 掌握SQL和MySQL的基本使用和优化。
* 了解HTTP协议、HTML/CSS/JS基础。
2、第二阶段(Web开发入门):
* 学习Servlet、JSP(了解即可)。
深入学习Spring -> Spring MVC -> Spring Boot。
* 学习MyBatis或JPA,并与Spring Boot整合。
3、第三阶段(进阶与深化):
* 学习Redis、消息队列(如RabbitMQ)等中间件。
* 学习Linux常用命令和部署。
* 学习Git和Maven的深入使用。
4、第四阶段(面向分布式与云原生):
* 学习微服务概念和Spring Cloud生态。
* 学习Docker和Kubernetes。
* 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如分布式事务、链路追踪等)。
Java服务器开发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领域,从稳固的核心基础出发,逐步掌握主流框架,再向分布式、高并发、高可用的深水区迈进,同时辅以完善的工具链和运维知识,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Java服务器开发工程师,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做项目,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
文章摘自:https://idc.huochengrm.cn/js/19029.html
评论